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来彬 报道 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到来,各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满减活动吸引消费者。然而,看似优惠的满减活动背后,是否存在着消费陷阱? 满减优惠券环

双十一满减优惠券使用复杂,消费者:为省钱烧坏大脑“CPU”
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海报新闻记者 孙来彬 报道

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到来,各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满减活动吸引消费者。然而,看似优惠的满减活动背后,是否存在着消费陷阱?

满减优惠券环环相扣

消费者为省钱感到“心累”

满减优惠券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,尤其是对于那些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来说,满减券提供了额外的优惠,激发他们的购买行为。

双十一当天,济南侯女士看好了一套原价998元的化妆品,在享受到满300元减50元的跨店叠加优惠,以及店铺满减优惠券后,这套化妆品降到了778元的价格。

可是侯女士还有一张实付满1500元减120元的会员优惠券,这个价格显然还达不到使用条件。为了满足使用条件,侯女士又加购了一些家居生活用品,购物车里的物品在享受到会员满减后达到1400余元。

这时,问题又来了。侯女士购买化妆品的这家店铺,有一个店内购物满750元送387元礼包的活动,一开始化妆品778元的价格满足参与条件,可是物品加购到享受120元会员优惠后,在满300元减50元跨店满减叠加等一系列优惠下,这套化妆品的价格来到700元左右。

为了能够领取到387元礼包,侯女士从第一个购买的店铺里再一次加购,一直将这家店铺的购买实付金额增加到750元以上。因为购物车里总金额增加,满300元减50元的跨店满减又达不到最优价格了。经过反复多次筛选,侯女士最终按下了付款按钮。

“好累!为了省这点钱,感觉我的大脑CPU被烧坏了。”复杂的满减规则给消费者带来困扰。一些消费者为了追求最大化的满减优惠,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攻略和凑单,这使得购物过程变得烦琐和疲惫。

平台抓住人性“赚便宜”心理

诱导消费者非理性消费

电商平台通过满减消费券抓住消费者“赚便宜”的心理,消费者在感知到自己获得了比他人更多利益时,会获得满足感。然而,这种心理也容易被平台利用,通过设置复杂的规则和隐性门槛,诱导消费者进行非理性消费。

“明知道有些东西在生活中不是必须要用的,但为了凑单满减,也就购买了。”侯女士告诉记者,满减在单品上确实可以看到实惠,不过购买总价往往会超出预算一大截。

双十一购物节满减活动是一把双刃剑,它既能带来实惠,也可能隐藏着消费陷阱。消费者参与双十一购物时,应该更加理性和谨慎,避免因追求低价而忽视了商品的实际价值和个人的实际需求。

另外,监管部门的介入和相关制度的完善,也是构建健康电商环境的重要保障。11月8日,浙江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“双十一”期间要注意红包和消费券的使用限制,并希望广大经营者在促销期间多一点“真诚”,少一些“套路”,多一点“简单”,少一些“复杂”。

对于电商平台来说,应从产品、物流、服务等更多维度发力,提供真正的优惠,而不是通过复杂的规则和隐性门槛诱导消费者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信任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    下一篇:没有了